(原标题:二季度GDP即将出炉,多家机构预测超5.2%,下半年该往哪拼?)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晨婷
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将于7月15日公布。今年二季度以来,经济持续温和修复,5月社零等数据大幅超出市场预期。上半年经济最终表现会如何?近期多家机构已经发布对上半年GDP等数据的预测。
根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大多数机构的观点较为一致,认为二季度GDP增速将在5.2%-5.5%之间,超过5%的全年目标,上半年GDP增速将在5.3%左右。
年中成绩单也是下半年经济政策的“决策锚”。全球经济复苏压力显著增大,地缘政治风险难料等背景下,部分机构认为下半年经济增速或将有所放缓,但全年增速仍将超过5%。
部分机构对二季度增速的预测情况(数据来源:各机构研报;制表:时代周报记者 王晨婷)
机构预测均值5.29%
时代周报记者统计了8家机构和智库对于二季度GDP增速的预测,均值在5.29%。其中,预测值在5.2%和5.3%的分别有3家,国金宏观认为会在5.3%-5.4%。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给出了最为乐观的预测5.5%,也是唯一认为二季度GDP会超过一季度的机构。
在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看来,二季度经济走势平稳,高技术产业发展快速。供给端方面,1-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高于2024年同期0.1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9.5%,分别高于去年同期、全部工业增速0.8、3.2个百分点。需求端方面,除投资增速小幅下降外,消费、外贸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此前已公布的1-5月经济数据中,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低于2024年同期0.3个百分点;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0%,高于2024年同期0.9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0%,高于2024年同期3.3个百分点。
但6月的经济走势或将迎来一些变化。有机构认为,5月大放异彩的社零数据或短暂回调,主要受到以旧换新政策支持边际减弱和“6·18”促销活动前移影响的影响。
中金宏观预计,6月社零总额增速可能为5%,较前值(6.4%)有一定回落。类似情况在2024年10-11月也曾出现,当时是“双十一”促销活动前移,10月增速跳升而11月增速放缓,10-11月社零合计值的增速保持平稳。
固投方面或将基本保持平稳或小幅回落。对于1-6月的固投增速,民银宏观、华创证券分别给出3.6%、3.4%的预测值。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对于固投,核心关注依然在项目端。根据统计局数据,1-5月,固定资产投资本年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累计同比为1.9%,低于去年同期的4.8%。固定资产投资本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累计同比为-10.1%,低于去年同期的-6.4%。施工层面的数据也依然偏弱,如基础原材料PMI指数,6月为47.8%,继续低于荣枯线。
(图源:图虫创意)
外需方面则有所回暖,但“抢出口”边际效应减弱,各家机构对于6月出口数据的判断有较大区别。中金宏观预计增速为6.0%,天风固收分析师预计6月出口同比增长4.2%,北大国民经济研究院的预测值则为3.4%。
从各项先行数据来看,6月份,全球制造业PMI时隔两月重回荣枯线上方,录得50.3%。其中,新订单指数、产出、价格分项均处于景气区间。但在6月29日当周,我国监测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四周累计同比降至3.1%,5月底同比为6.7%;上海出口集装箱北美航线运价自6月13日以来连续大幅下滑,或反映抢出口脉冲后回落。
需要增量政策支撑
上半年,拉动经济主要增长的动能是消费和出口。根据远东资信首席宏观研究员张林判断,上半年消费和出口的增长贡献率合计或超过80%,其中出口的增长贡献率或超过30%。
上半年的政策效果,在以旧换新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5月在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家电类、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53.0%、30.5%和33.0%,明显超出整体增速。
后续在消费方面,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消费需求有望延续上半年的增长态势。
在他看来,一是下半年将继续落实“两新”政策,尚有1380亿元资金将落地,可能拉动居民消费支出规模为7000亿-9000亿元;二是稳步扩大服务领域开放,进一步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促进首发经济,提振电信、医疗、养老等服务消费;三是继续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提高退休人员、困难居民的保障性收入;四是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更大资源促进农民转市民化。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其中提到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深化政银合作,进一步提升贷款便利程度等。而稳就业也被视为促经济的前提。
(图源:图虫创意)
出口方面,在持续半年的“抢出口”“抢转口”效应下,整体呈现前升后降的趋势。近期,针对美国市场的出货节奏又有所放缓,运价指数也转向进入下行通道,均意味着下半年外需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从当地时间7月9日开始,美国总统特朗普陆续公布对部分国家的关税告知信,截至目前已宣布了对22个国家加征关税。
启铼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市场影响来看,后续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将常态化,断续谈判料将成为常态,乐观情形下预计美国将与部分经济体达成贸易协定,‘对等关税’宽限期到期后进一步延期或者降低税率,中性情形下,意味着外部关税扰动带来的数据波动或持续存在。”
展望下半年,潘向东预计,经济发展仍有一点压力。“目前对于宏观政策的关注,有望在7月底到来的政治局会议将会是一个重要的观测窗口或调整节点。特别是应对下半年出口的不确定性,保障经济增长顺利实现5%目标,实现再通胀,这意味着仍然需要增量政策支撑经济。”
因此,潘向东认为,政策方向上预计财政政策仍将保持积极有为,不仅用于“两新”政策及国有银行注资的特别国债使用进度将加快,同时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予以支持的地方新增专项债也将进一步放量,用于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和化债工作。
整体来看,张林认为,展望2025年下半年,在低通胀的主线下,下半年GDP增速累计同比或略放缓至5%左右。同时,供需矛盾的缓解、新动能的扩张以及旧动能下行的触底,皆有可能打破当前的低通胀状态,因此价格水平依然是观察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变量,宏观经济政策也应重点着眼于为各类价格水平回升创造条件。
昆明配资最快的方法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