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基本信息
公司简介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01658.SZ)成立于2013年,2025年4月登陆创业板,是专注于太阳能电力转换、存储与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产品涵盖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及储能电池,为全球家庭、工商业及地面电站提供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实控人许韬持股51.82%。公司定位“光储协同技术领导者”,愿景是成为全球清洁能源系统方案的标杆企业。
行业发展趋势
成长期特征显著: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从2016年81.3GW增至2023年536GW,年复合增速30.92%;储能逆变器2023-2030年预计复合增速53.3%。政策驱动明确:中国“双碳”目标与欧盟可再生能源法案推动光储需求,预计2050年光伏发电占比将达35%。
行业竞争格局:一超多强
头部格局:阳光电源(全球市占率23%)、华为、SMA主导;腰部竞争:首航新能2023年光伏逆变器全球出货量第十、储能逆变器市占率超7%位列前五,与锦浪科技、固德威等争夺细分市场。
系统性风险
政策依赖风险:欧洲收入占比超75%,意大利、波兰等补贴退坡可能冲击需求;技术迭代压力:光伏转换效率与储能密度技术竞争白热化,研发滞后易被淘汰。
概念板块属性
核心概念:逆变器(最强相关)、储能、太阳能;延伸概念:虚拟电厂、宁德时代产业链。
二、基本面与估值:业绩承压下的价值重估
业绩表现2024年营收27.11亿元(同比-27.58%),净利润2.59亿元(同比-24.09%),主因欧洲库存高企及存货跌价计提。2025Q1净利润回升至5248万元(同比+7.01%),毛利率修复至27.97%。
估值分析采用PE与PB双维度对比(截至2025/7/9):
PE偏高主因:短期业绩下滑致分母收窄,募投项目(10GWh储能电池)未达产;PB对比:发行时PB为1.8倍,当前5.23倍反映市场对光储复苏预期。
同业估值锚阳光电源PE 22倍、固德威PE 28倍,首航新能估值溢价体现对储能业务增长弹性的押注。
三、历史股价:次新股的波动基因
上市表现:2025年4月2日上市首日暴涨238.98%,开盘价40元/股(发行价11.8元);游资参与迹象:上市首月换手率峰值76.54%,单日振幅达19.03%,龙虎榜显示华泰证券深圳益田路等活跃席位频繁交易;周期波动:2025年至今股价涨幅234.08%,但较历史高点回撤30%,反映次新股高波动特征。
四、风险排雷:四大隐忧待解
(1)市场集中风险境外收入占比83.19%(2024H1),若欧盟征收碳关税将直接冲击毛利。
(2)技术替代风险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降11.72%,储能电池循环寿命6000次已落后头部竞品8000次水平。
(3)关联交易疑云2021年低价引入宁德时代子公司问鼎投资(估值77亿,同期其他投资者估值100亿),同期向宁德时代采购电芯金额翻三倍,深交所曾质疑利益输送。
(4)流动性压力速动比率1.86低于行业均值2.0,应收账款周转率0.56次,回款效率待提升。
五、周期与政策:逆风中的转型契机
行业周期:硅片价格趋稳,光伏产业链盈利拐点显现;储能需求仍高增,2025年全球出货预计449GWh(同比+30%);政策红利:中国“十四五”新型储能实施方案推动工商业储能,首航PowerMagic系统瞄准30%区域市场;地缘博弈:欧美本土供应链政策倒逼出海企业本土化布局,首航计划新增20国分支机构以规避贸易风险。
结论:技术突围决定估值重构空间
首航新能卡位光储黄金赛道,短期受制欧洲市场波动与估值泡沫,但储能产能落地与虚拟电厂技术(合作华中科技大学)或带来二次增长曲线。投资者需关注:
2025年储能项目产能利用率;境内收入占比能否突破30%;研发费用率是否回升至10%以上。
投资格言:“双碳”长坡需匹配厚雪,但融雪期的寒意足以冻伤冒进者。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招股书、Wood Mackenzie、IHS Markit、中证智能财讯风险提示:海外政策突变、技术迭代超预期、募投项目达产不及导可能致业绩持续承压。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任何建议。
昆明配资最快的方法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