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贵阳市修文县阳明洞街道坚持“开门搞教育”,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民生实效,成功破解长期困扰普陀村4、5组的饮水安全难题,让97户380名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普陀村位于修文县城东北12公里处,虽地处交通要道,但受地形限制,长期面临季节性缺水和水源污染风险。近年来,该村因管网设施老化原因,4、5组出现水管破裂,村民无饮用水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
在学习教育“开门搞教育”环节,阳明洞街道精准把脉饮水痛点,通过召开坝坝会、入户走访等方式收集群众诉求,将饮水问题列为“头号民生工程”。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涛表示:“群众反映的不仅是‘有水喝’,更是‘喝好水’的需求。我们必须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水管铺设
针对普陀村4、5组饮水工程资金缺口,阳明洞街道整合驻村企业捐赠、村委自筹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累计投入2.5余万元,实施“水源提质 管网升级”双工程。一方面,从源头保障水量水质,清理水源地水源,保障水量补给;另一方面,铺设PE管道1.12公里,更换老旧破损管道,降低跑冒滴漏损耗。
工程建设中,街道组建由水利专家、施工方、村民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全程参与质量监管。“我们特别邀请村民参与管沟开挖和设备调试,既保障工程透明度,也提升群众主人翁意识。”阳明洞街道城乡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曹开红说,在多方联动下,最终成功破解资金技术难题。
村民参与管沟开挖和设备调试
吴涛表示,饮水问题的解决,既保障了村民生活安全用水,也为普陀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有效助力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延伸产业提质增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阳明洞街道将持续深化“开门搞教育”机制,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推进农村道路硬化、人居环境整治等民生项目,以实际成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为修文县“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贡献基层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雪雪
编辑 朱登芳
二审 李姗
三审 岳振
昆明配资最快的方法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